四川潤滑油廠家與您介紹全合成潤滑油——NASA金裝0W-40產品信息:NASA金裝0W-40 產品參數機油分類:全合成粘度級別:0W- 40等級:(API) SN/CF容量:4L/1L密度@15&am...
查看詳情
本篇文章由專做四川柴機油的同得福帶大家簡單了解下市場上潤滑油的進化路線
原來都是單級油,現在都是15W40/20W50的多級機油,多級機油與單級油的根本區別是:
多級機油在低溫情況下粘度不會太低,高溫情況下粘度也不會太高,也就是說,多級機油正是照顧了低溫流動性能,降低冷啟動帶來的摩擦才應運而生。發動機冷機啟動時,多級機油20W50比單級油50實際感官粘度要稀,所以不斷的進化代表了市場發展的趨勢,證明油品并不是越稠越好,從而證明壓力不是越大越好。可以舉個例子,有人剛買一臺新車,如果剛好是懂油的,就會直接給他換上15W40的油品,壓力剛剛好,感覺也很好,而且還省油,對發動機的保護非常好,從此之后一直可以都用15W40的油,也不必使用20W50的油品。
但是如果給這臺同樣的車,把15W40換成20W50的油品跑一段時間,就再也不能使用15W40了,用上去,很有可能就會亮紅燈顯示機油壓力低,其實是換用20W50油后出現異常磨損了。
還會有些情況,比如說有臺車經常在經銷商處換油,一直在使用某一個品牌A的20W50,突然有一次更換為另一個品牌B的20W50,機油燈亮顯示壓力低,把油放出來,再換回A就正常了。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廠家或者經銷商一般為了做市場維護客戶,往往都是認賠一桶油了事,可是說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甚至拿去檢測油品都是好的,其實這個還是和油品本身的粘度有關系,和質量沒有直接關系。
這里來講一個比較專業的知識,在潤滑油的粘度級別中,20W-50表征100℃時,機油的粘度范圍為16.3-21.9,也就是說同級別的機油粘度都是一個廣泛的范圍,并非一個固定的數值。不同廠家采取的具體調和粘度可能也存在較大差異,使用效果也會有所差異,低粘度的更省油對新車更好,高粘度的對超載車和舊車更好, 這就很容易解釋上面的那個問題了。
我們也可以同樣分析另一個問題,大家有可能發現有一種現象,同一品牌的油品,級別對應的越高,油品看上去越稀,比如說CF-420W50 和CI-420W50對比,同樣是20W50的粘度,但是兩種油在感覺上,稀稠度完全不同。
這是因為油品的級別越高,使用的基礎油檔次就越高,比如調和CF-4的時候就可以使用礦物油,而礦物油本身的傾點基本都是在-20℃以上,但是調和CI-4的時候,就須使用加氫基礎油以上的油調和。而這些油的本身傾點都在-30℃以下,那么盡管他們調和之后的粘度級別是一樣的,但是本身油品的品質就決定了他們之間常溫粘度的差異。
目前部分司機對柴油車壓力方面的一個誤區:由于國內市場的柴油車超載現象嚴重,大部分司機們對機油壓力方面存在一個重大的誤區,就是覺得機油壓力越高越好,其實這是嚴重錯誤的。